馨发现|中国传统香制香人:一闻倾心 从制香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彭蕴娟和弟弟在制香的道路上摸爬滚打20年,曾被批发材料的商人欺骗,不受顾客的信任,也身处线下店铺衰落的处境中……困难总是一个接一个,他们也常常气馁,但他们稳住心态,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中国传统香,迈过一道道坎儿。
就此爱上中国传统香
(相关资料图)
彭蕴娟和弟弟的香铺位于豫园福民街小商品市场,2012年他们首次闻到沉香便喜欢上了这种味道,就此决定放弃之前的精油香生意,转型做中国传统香。
但中国传统香是什么?怎么做?彭蕴娟一概不知,再加上中国传统香在国内没有统一的制香配比标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配比,制作出来香的味道也可能是天壤之别。为此彭蕴娟非常苦恼,她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老师听课,同时反复阅读、琢磨《香乘》《洪刍香谱》《陈氏香谱》等等与“香”相关的古书,希望能找到答案。直到现在,彭蕴娟的家里攒满了10多箱书,都是为了学习中国传统香而买的。
在学习中国传统香的最初阶段,彭蕴娟碰到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古书上香料的名字和现代的香料一一对应,又如何才能把古书里的香复刻出来。比如古人经常在藏书阁中放置一些香料驱赶蛀虫,这种香在书中记载为芸香,但是这究竟是用什么材料合成的呢?彭蕴娟研究了好一阵子才复刻出来。不懈的努力,使彭蕴娟对香的知识渐入佳境。然而彭蕴娟并不止步,继续学习,从书本中寻找研发新的香味的途径。
探索制香的出路
听课读书、学会做香和经营生意是两码事。刚入行时,彭蕴娟吃了不少没经验的亏。
制香重要的是要找到好的材料,但一堆材料放在制香师面前,考验着制香师的辨别能力。比如,对优质沉香的分辨:如果是沉水的沉香,质好价高;不沉水的则质差价低,有时这两种不同的沉香价格会相差10倍。
彭蕴娟说道:“有些不良商家看到新手没有实物辨别的经验,在不沉水的沉香里加点东西仿造成沉水的卖出去。这种事情时有发生。还有些商家把小块的沉香木用胶水粘起来,再刷一层颜料,看起来成色不错,又是一整块,以高价卖出;甚至有的不法商家还会直接卖假的材料。”彭蕴娟第一次买大黄时就买到了假货。直到后来闻到真的大黄她才反应过来。现如今,彭蕴娟对常用的30多种材料基本一闻就可以区分出真假。
十年前,在网上购物还未兴起的时候,彭蕴娟周边大多是批发文具、床上用品、卖衣服的店铺,每天顾客比肩接踵。这相应为彭蕴娟带来了不少客流,路过香铺闻到喜欢的香味就会进来购买。但当网购兴起后,生意大不如前,周边店铺换了一批又一批,客流量越来越少,彭蕴娟也很难再招揽到新的客人。
幸好彭蕴娟的货品质量高,深受一批老客户的信赖。记者采访过程中,在英国做中国传统香生意的徐女士正在向彭蕴娟订货。徐女士说:“我在这家店铺订货超过10年了,她家的货物特别纯,是我目前遇到最好的,我经常把这些货物带到英国,让那里的顾客见识见识中国的香文化。”
如何在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同时养活店铺呢?彭蕴娟还在寻找答案。她目前想到的是转型普及中国传统香文化,带大家体验打香篆、普及香文化,并下功夫研究古代的香方,以科普方式宣传我国传统的香文化,扭转某些虚假广告给人们带来的错误认知。